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征:加快推动建筑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徐征
“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和数字赋能,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传统产业实现质量提升、效率提高、动力增强的重要途径,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建工”)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征在今年两会上表示:“体量巨大、蓬勃发展的中国建筑业,有着庞大和丰富的数字化应用前景,数字化转型大有可为、未来可期。”
他以上海建工为例介绍说,近年来,上海建工聚焦“数字化赋能的‘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商’领跑者”战略定位,数字化转型的方向、目标和路径明确,从参与建设全过程、产业发展全链条、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出发,放大数字链条综合效应,有力支撑了企业高质量发展。
“建筑产业是个复杂系统,数字化转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徐征认为:“虽然建筑业企业转型与创新速度很快,但当前还存在一些障碍。”这些障碍包括:技术研发与应用成本支出较大、缺乏规模效应,施工现场项目覆盖率低,行业整体数字化水平不高;产业链上数字化技术协同性不高,数字化技术在项目单阶段、单系统、单项目应用较多,BIM(建筑信息模型)正向设计难普及,设计、建造、采购、运营等环节孤立存在,数据和信息难以跟随项目推进而流动,形成不易交互的信息孤岛;BIM正向设计推进过程中计价体系不健全、BIM审核和验收环境不成熟,缺乏针对性强且内容齐全的行业标准;建筑设计施工运维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的创新型复合人才缺口很大等。
徐征强调,要解决建筑业数字化转型目前存在的问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深入推进建筑产品数字化和建筑产业数字化。积极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建筑业深度融合,持续推进BIM技术在工程全生命周期的集成应用,打造基于5G、物联网、人工智能的数字工地,大力建设面向行业基于BIM的智慧设计、建造与运维的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
努力打造数字化商业生态圈。以“业务驱动、技术支撑、产业协同、政策支持、企业家意志”五个关键因素为支撑,打通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上下游企业,打造共生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商业生态圈。
大力培育建筑服务商文化。数字化转型为提升建筑产品服务能级指明了方向,要积极培育利他之心,提升服务能力、源自内心自觉的建筑服务商文化,主动为社会提供智能化的绿色工程产品和服务体系,促进建筑与自然、人的和谐。
加快培养数字化高端跨界人才。充分利用我国建筑业企业平台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持续引进和培养建筑信息技术、工业软件设计等相关领域高端跨界人才。
同时,建议政府出台智慧设计、建造、运维、更新标准体系,研究制定BIM计价政策、规范BIM正向设计相关费用,研究制定BIM审核验收政策以及兼具实用性和针对性的行业相关标准,大力支持传统行业自主创新研发集成性、系统性和协同性的数字化平台,打通产业发展的“信息孤岛”,着力推进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副院长朱惠英:建立健全建筑领域碳排放核算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副院长朱惠英
建筑业是支撑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的基础性行业,同时也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大户,建筑领域全过程碳排放约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一半以上。因此,建筑行业能否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对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
“构建碳排放核算体系是支撑‘双碳’目标实现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副院长朱惠英表示,“当前,我国建筑领域在碳排放数据量化方面存在明显短板,亟须建立健全建筑领域碳排放核算体系。”
在朱惠英看来,目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以数据为导向的建筑能耗统计制度不完善。一是能耗统计数据获取困难。目前,各地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能耗统计获取数据的规模和范围有限的问题,且获取渠道系统性、可持续性不强,数据统计多数只强调电耗,对燃气、供热、水资源消耗等其他基础数据的统计收集重视不够;业主和所有权人履行义务不充分、提供数据不准确或不提供,导致能耗数据获取和更新困难。二是实施能耗统计的制度动力不足。目前,开展该项工作的主体仍为政府主导,建筑业主体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多数省市的统计报表填写任务最终由街道基层部门负责,由于基层工作统筹协调难度大、缺乏专业人才队伍、缺乏经费支持等,导致统计数据质量难以保障。
建筑领域碳排放核算方法和建筑节能低碳建设标准体系尚不完备。标准体系是指导标准化工作的有效手段,但目前我国建筑节能低碳建设的标准化工作仍处于发展阶段,各省市在构建适宜地方城乡建设各领域、各层级的碳排放核算标准方面缺乏统一的指导依据。此外,关于建筑节能低碳标准建设体系的研究较少且深度不足,无法满足当前“双碳”目标背景下城乡建设领域的绿色低碳发展需求。
建筑碳排放数据共享机制尚不健全。一是在实际操作中,官方掌握的建筑能耗相关数据极少公开,如民用建筑能耗统计报表数据、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数据等均未公开。二是建筑用能、用气、用水、用热等数据共享渠道尚未打通。三是碳排放核算基础数据欠缺。四是全国统一的建筑能耗与碳排放数据平台尚未建立。数据相对分散且不成体系,缺乏将各类数据汇集并进行有效筛选等的科学手段,不能很好地支撑建筑能耗总量和“双碳”目标的分解实施。
对此,朱惠英提出以下具体建议:
健全建筑能耗统计、数据监测与计量体系。建议强化以能耗数据为导向的推进机制,进一步完善建筑能耗统计报表制度,明确各相关部门和用能单位定期报送建筑能耗数据的具体要求,破除目前跨部门、跨行业获取和共享数据难的障碍,建立科学合理、有法律政策和制度保障以及资金支持的数据收集、分析及发布机制,提高业主建筑节能性能主体责任,制定统计人员培训教材和工作指引手册,发挥部门联动协同作用,有效提升建筑能耗数据统计、监测与计算质量。
构建城乡建设各领域各层级碳排放核算标准体系。建议建立健全碳排放核算方法和标准体系,构建装配式建筑部件碳排放标准、建筑和市政设施等项目层面碳排放核算标准、建筑业企业和房地产行业企业等组织层面碳排放核查核算报告标准、新城区建设等区域层面碳排放核算标准、城市及省级层面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核算标准等。进一步提升各地建筑节能服务产业的水平,构建节能节碳量核定制度,引导地方成立节能节碳量核定机构,并对核定结果承担主体责任。
搭建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数据共享机制。建议推动能耗监测、能效测评、能耗统计等相关统计监测数据信息的深度融合,解决数据孤岛现象,构建统一的建筑能耗能效数据平台,建立碳排放数据库,并实现不同渠道数据接入共享,以及数据的对比、分析、检验等功能。多手段发布能耗信息,提高建筑能耗数据的透明度,提升可视化水平,提高数据应用效率。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丁烈云:加快智能建造人才培养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丁烈云
楼层清洁、室内喷涂、地砖铺贴……过去曾由建筑工人亲力亲为的建筑工序,在有些工地已由建筑机器人代替。一套流程下来,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保障施工过程的安全性,达到绿色、安全、环保、优质的综合效果。
在产业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这是智能建造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数字建造与工程管理专家,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丁烈云长期从事数字建造、工程安全理论与技术研究。他认为,把握数字经济,实现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当务之急是培养智能建造方面的人才。
近年来,国家推动智能建造发展的步伐逐步加快。2020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力推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2021年3月,“发展智能建造”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2022年1月,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将推动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作为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点工作之一。《“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也提出加快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
我国工程建设企业在智能建造大背景下,转型升级是必经之路。未来,将有大批智能建造专业技术人员进入各企业,以自身高度融合的新型建筑专业技术,来帮助企业适应未来社会和市场需求,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基于在行业内的走访调研,丁烈云了解到,目前,我国智能建造的发展还处于摸索阶段,智能建造人才缺乏,“懂土木建筑工程的,信息技术、智能化方面的知识掌握不够;懂信息技术的又缺乏土木工程专业知识。”丁烈云说,这也直接导致企业无法获得足够的复合型的智能建造人才。尽管已有多所高校开设智能建造专业,但智能建造不是传统土木建筑工程专业加上几门有关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课程就行了,需要建立完善的学科专业体系,包括重构人才知识体系、能力结构和培养模式,特别是培养学生“数据驱动工程”的能力,如要求学生至少掌握一门算法、驱动一台设备、解决一项工程任务,更多的是让机器人去建造,而不是只靠人力去建造。
身为华中科技大学的教授,丁烈云既是一名科研工作者,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他认为,要培养复合型的人才,还必须有复合型的师资。丁烈云建议,高校应鼓励跨学科教学,组建高质量的跨学科师资队伍。通过自主培养或者吸收更多信息技术的师资投入到智能建造的研究和教授中。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师也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满足智能建造专业的需要。比如,华中科技大学土木与水利学院为4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开设有关机器学习、工程物联网、人工智能等课程。
同时,还要重视智能建造专业的教材建设。丁烈云表示,教材建设需要学科积累,可以组织一些有研究基础、学科积累丰富的高校以及数字化转型较为成功的企业专家来共同编写。
此外,应制定智能建造人才培养方案。智能建造是一个综合性专业,高校不清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甚至有些企业也不太明确自己的需求。高校需要引导教师从事智能建造方面的研究,面向企业数字化的转型承接企业的研究项目,以实际需求为导向,确立智能建造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使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深度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智能建造的学科规律,把研究的成果转化成优质的教育资源来培养人才。
“建筑业企业转型升级需要智能建造专业人才,但是人才培养有其自身的规律,需要一定的办学条件,包括学科积累、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一定要避免一窝蜂、赶时髦!”丁烈云如是说。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王美华:加强跨行业协作推动智能建造高质量落地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王美华
长期以来,工程建造行业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与大规模投资来拉动发展,组织方式粗放,工业化、智能化、绿色化程度较低。在新时期,推动智能建造发展,被认为是建筑业摆脱传统粗放型建造方式的主要途径。
“智能建造不仅带来了工程建造技术的变革创新,而且将从产品形态、建造方式、经营理念、市场形态以及行业管理等方面重塑建筑业。”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王美华表示,“然而,当前,由于建造产品的唯一性、建造过程的不可重复性、建造环节的碎片性以及现场环境的复杂动态性,导致智能建造在落地过程中仍面临诸多困境。”
王美华分析认为,智能建造难以有效落地,有各方面的原因:
行业间存在无形知识壁垒,跨行业融合难。目前,智能建造领域以工程建设方为主体的发展模式可把握需求,但无法突破多环节、多主体、多行业、多专业协同的困境;以信息技术方为主体的发展模式,可依托新理念新技术取得突破性成效,但无法有效把握需求。另外,装备制造等上下游行业既有知识技术体系互不相通,难以形成有效的合力。
成熟前端技术与平台缺乏,需求亟待满足。虽然近年来BIM(建筑信息模型)、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快速发展,但仍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设计平台、成熟的行业互联网平台以及智能生产和施工装备与平台。而且,装备制造业在智能装备、工业机器人、3D打印等领域发展缓慢,无法满足智能建造的需求。
核心复合型人才储备不足,培养体系欠缺。目前,涉足智能建造领域的都是某一行业的专业型人才,真正能从智能建造核心要义出发,融合各行业知识体系并能牵头推进的领军人才少之又少。智能建造新生力量的培养,主要由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等根据自身实际需求或主观判断决定,没有建成适合各方需求的有效培养体系。
管理体制结构变革不到位,发展存在阻力。智能建造基于数据实现端对端、信息充分共享、管理平台化,打破了企业原有金字塔管理体制结构,变革阻力会导致资源投入不到位;管理方式因信息平台化而发生改变,个体和任务小团队的自管理、自决策机制会越来越普遍,但缺乏良好的组织管理方式及组织文化。
为推动智能建造全面发展,针对存在的问题,王美华建议:
加强政策引导与支持,构建跨行业多方协作机制。在顶层设计上,构建集设计、生产、物流、施工、信息、装备等多行业、多专业的联合攻关团队与协作机制;加大对智能建造关键技术研究、基础软硬件开发、智能系统和设备研制、项目应用示范等的支持力度;加强跨部门、跨层级统筹协调,推动解决智能建造发展的瓶颈问题。
加强技术与平台研发,明确智能建造的发展模式。在前端基础技术关键环节,鼓励自主研发,突破产业技术瓶颈,加强产学研用合作,支撑智能建造的有效实施;明确分阶段发展模式,协同前后端软件与硬件共同发展,加强数字化技术、人工智能和创新施工设备的深度融合,提供适用于建造过程特殊需求的一体化产品。
加快复合型人才培养,打破行业间知识壁垒。通过高等院校重塑专业体系,培养智能建造复合型人才,选拔兼顾工程建设和信息化技术双领域的专家型人才,按需进行智能建造知识的定向培训,补短板,突击培养成熟人才,助力智能制造落地。
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推动新领域高效快速发展。采用政府鼓励引导的方式,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的建造模式赋能龙头企业,鼓励建设主体开展智能建造创新示范试点,重点评估分析智能建造实施难点及项目效益;构建国际化创新合作机制,加强国际交流,推进开放合作,营造智能建造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全国人大代表、中南集团董事局主席陈锦石:鼓励地产和建筑企业走EPC、装配化道路
全国人大代表、中南集团董事局主席陈锦石
全国人大代表、中南集团董事局主席陈锦石向2022年全国两会提交的建议涵盖乡村振兴、绿色建筑、职业教育、儿童食品安全等多个领域。其中,涉及房地产及上下游领域的建议是,加强乡村土地集约利用,鼓励地产和建筑企业走EPC、装配化道路。
陈锦石建议,推进集中规划建设,加强乡村土地集约利用,保障18亿亩耕地红线和国家粮食安全。推动乡村三规合一,搞好乡村集中规划,化解乡村规划和乡村发展错位的问题。
他还建议修订《土地管理法》,去除乡村用地流转和用地性质转换的障碍,构建合法的途径把大量闲置建设用地和撂荒耕地盘活,加快制定各类信贷和税收优惠政策,降低美好乡村的建设成本。
陈锦石建议,围绕国家双碳战略,加大对装配式技术的扶持,鼓励地产和建筑企业走EPC、装配化道路。鼓励政府投资、民间投资项目实行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咨询服务。培育一批集设计、施工、生产为一体的龙头企业,大力推行装配式建筑工程总承包,整合工程建设过程中所需的前期咨询、招标代理、勘察设计、造价咨询、工程监理等服务。
鼓励支持建筑企业参加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和技术,鼓励与高校和科研单位合作,推进企业工程研究中心建设。
同时,优化建筑结构降低使用能耗,大力发展结构自保温一体化技术体系。优化外墙保温相关管控标准,对于使用外墙内保温技术的,适当放宽得房率要求。外墙保温材料推广使用聚苯板,提升外墙保温涂料质量并定期维保。加大鼓励精装修房,提升建设标准,杜绝用户重复装修,减少各类材料和能源浪费。
全国政协委员、陕建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义光:构建数字化建筑劳务平台 破解农民工管理难题
全国政协委员、陕建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义光
对此,张义光建议:
一是加快构建建筑劳务产业园,实现劳务企业管理平台化。通过构建建筑劳务产业园,一方面打通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渠道,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另一方面加速整合、优化、引导建筑工人队伍和小微劳务企业向专业作业企业转型发展,逐渐由低层次的体力型、数量型向高层次的技术型、质量型转变,促进专业作业企业成为建筑业的用工主体;第三方面可以通过企业聚集的形式,进一步破解劳务企业“松散小”、服务保障不到位等问题,打通建筑业管理政策向小微企业传导的“最后一公里”。
二是加快数字技术与建筑业深度融合,实现劳务用工管理数字化。一方面做实产业链保障机制的有效落地,打通住建实名制系统与人社农民工监控预警系统数据共享问题,全面实现建筑施工项目动态监管和劳务用工数字化监管的一体化建设,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建设项目农民工工资支付资金到位率进行监管,保障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做强供应链供给能力和质量提升,充分运用产业园数字技术做实专业作业企业信用评价、建筑产业工人数字化诚信体系建设,加强劳务用工大数据监管与调度作用,形成施工总承包企业与建筑劳务产业园区的创新协同、错位互补、供需联动的区域数字化发展生态。
三是加快创建优秀劳务品牌,带动就业创业、助推产业发展。通过构建建筑劳务产业园,实现职业教育人员的聚集与输送,加快劳务品牌发展提升。一是开展劳务品牌技能培训,培育引导建筑劳务企业领军人物由技能型向管理型的转变,建设劳务品牌专家工作室,健全长期稳定的劳务输出渠道,扩大劳务品牌就业规模。二是通过产业园区企业聚集效应加强劳务品牌的培育,建立劳务品牌资源库。三是加速劳务品牌壮大升级,打造细分行业专精特新劳务品牌,组建劳务品牌联盟,推动劳务品牌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打造劳务品牌特色产业园区。
此外,张义光还建议,完善推广“科学家+工程师”的技术研发模式,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主动对接,双向沟通,提出技术需求,共同开展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转化推广应用。
热线
关注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