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国内需求下降,经济增长乏力,企业成本升高、利润下降,我国中小企业生存发展面临很多问题,在当前的严苛现实下,中小企业如果不会利用国家政策,是肯定找不到好出路的。“一带一路”国家策略正好为我国企业提供了新的市场、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经过几年的实践,“一带一路”已经在多个国家开花结果,给沿线的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给国内及本土企业创造了广阔的市场和商机。但是,由于“一带一路”的投资多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真正的受益者是国有大企业,而中小企业并没有在如火如荼的“一带一路”热潮中雨露均沾,虽然很多中小企业跃跃欲试,想成为大潮中的一份子,但仍感觉到无所适从。所以对众多的中小企业来说“一带一路”还只是一个概念,一种愿景,很多企业还存在困惑,感叹路在何方?
如何契合“一带一路”政策,寻求适合自己的商机,是摆在中小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01
“一带一路”既不是口号,也不是噱头,
而是一种行动
中央企业在“走出去”中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主力军和领头羊。来自国务院国资委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企业共对“一带一路”相关的50多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2020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1329亿美元,投资存量超2.3万亿美元,比2015年末翻一番,然而,这些投资的受益者多是大型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以及为之提供金融服务的大型综合金融企业,而引领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与活力的中小型企业,目前在这轮政策红利中的受益相对较少。所以,认真研究“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思路,契合“一带一路”所带来的商机,中小企业走出去是大有可为的。
如何抓住“一带一路”所带来的机遇,广大的中小企业,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多下功夫:
1. 认清现实,做好定位,狠抓二级市场
中小企业在国内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走出去是必然的选择,但是中小企业面临人才、资金及管理方面的不足,对国际市场不熟悉,有一种“不出去是等死,出去是找死”的感叹。如何才能漂洋过海而又不被海水呛着?正确的选择应该是做好定位,选好目标市场和绑定出海的客户,通过自己的核心技术,有所作为,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将有限的资金和人才集中在几个有突出能力的业务上,别搞“大而全”或“小而全”,从二级市场做起,做大企业分包,选自己擅长的专业业务范围,保证做一个成一个,别人做大我做专,别人做全我做精,通过业务聚焦成为总包不可或缺的专业分包,别求名只求利,这样既能够免去繁琐的对外应酬(包括政府合规方面的要求),又能够集中精力做好施工管理工作,从而获取经济利益上的实惠。在这种指导思想下,明确自己的定位,集中精力营销大企业,支撑大企业获得海外项目,服务大企业的一切需求。
2. 脚踏实地,狠抓落实,发扬工匠精神
中小企业不需要炒概念,喊口号对中小企业作用不大,因为两优货款、G2G一揽子协议投资的项目基本是大企业的囊中之物,中小企业无论从层次、信誉、资质、实施能力上都还得不到认可,脚踏实地,精雕细刻,把项目做好才是正确和务实的选择。
3. 做好服务,着眼实惠,赚该赚的钱
就建筑行业来说,由于历史的原因,不少大企业有资质、有品牌、市场营销能力强,但没有实施队伍,他们拿到项目后往往是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如勘察、设计、施工等来实现项目管理落实,这就给中小企业带来了一些商机,只要项目做好,绑定这些大企业,虽然对外赚不到名声,但实惠一定很大。因为,“一带一路”项目一般价格不错,大企业要的是做好项目,通过好的项目实施传播名声,争取到更多的项目,所以大小企业对效益的着眼点是不一样的,各赚各的钱,谁也不眼红。
4. 艰苦奋斗,积蓄力量,从小做大,联合发展
中小企业不比大企业财大气粗,到处设点派人,中小企业的目标市场主要是大企业、大企业的实施主体、大企业的前方机构或项目东道国的实施机构,所以不必张扬,海外没有机构也行,但是要人盯人,而且要锲而不舍,紧盯不懈。
为大企业服务不能有工作条件和待遇方面的攀比,由于实力的关系,有时候还需要通过联合同类企业筹集流动资金及保函,保证项目能够按期保量的完成。
02
中小企业“一带一路”的进入策略
中小企业人才、资金、管理及国际化经验都不及国有大企业,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抢占“一带一路”商机,一定要量力而行、量利而行。为此,笔者建议中小建筑企业“一带一路”的进入策略如下:
1. 搭船出海
跟着有实力的大企业走进海外市场,做他们的专业分包,做一个聚焦主业的工匠,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色及技术专长,为大企业补位,成为大企业背后的人。
2. 借船出海
我国对外开放初期,设立了一批窗口型公司,其中部分企业已经转型成为实体公司,还有不少仍然是平台经营,经过多年的海外经营,他们具备了较好的资质和市场经营能力,但缺少实施单位,拿到的项目基本是分包甚至总分包,还有部分是转包,这也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条件和机会。
3. 抱团出海
强强联合可以做强,弱弱联合也可以做强,只要能够优势互补,涓涓细流也可以汇成滔滔大江,抱团联合是抗击海外风险的有效办法。
4. 随团出海
当前,各地政府都十分重视通过走出去去产能、提振经济,经常组织企业参与各类“走出去引进来”的商务活动,这是中小型企业走入“一带一路”的重要途径。为什么在东南亚华人大多数都很成功,就是一人出去带动一批,大家都沾亲带故、开枝散叶,慢慢占领了整个市场,我们的企业也要学习当年祖辈闯关东、下南洋的勇气和做法,通过星星之火、点带面,不愁大事不成。
03
中小企业走出去要注意的事项
1. 尊重业主,尊重总包,服从协调
海外经营不同于国内,面临着完全不同的政治经济形势和社会法律环境,尊重当地法律法规风俗习惯,尊重总包与业主的合同,尊重项目管理各方面代表,时刻摆正自己的位置,以主人公思维对待工作,以服务意识对待业主和总包,以客户为中心做好服务,树立客户成功我才成功的观念,做业主和总包的满天星和及时雨。
2. 工匠精神,契约精神,服务意识
企业成千上万,项目却是僧多粥少,只有自己比别人干得出色我们才有机会,平常我们喜欢说差异化,比较优势,什么是差异化?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才能赢得业主和总包的信任,工匠精神、精益求精、不走捷径、让总包省心、让业主放心、我们自己多操心,最后大家都开心。
3. 脚踏实地,着眼长远,捕捉商机
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活是一点一滴干出来的,耍小聪明,走捷径是成不了气候的,不要过于在意蝇头小利,牺牲利益换取机会的事情会经常发生,一定要权衡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关系,中小企业在和大企业打交道的过程中吃亏受委屈是常有的事,一定要着眼长远,才能吃小亏占大便宜。
4. 系统思维,聚焦主业,合法经营
中小企业海外经营一定要有系统思维,要有自我认识,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有所为有所不为,将有限的资源放在最能够发挥效能的地方,集中投入,集中产出,什么都干的企业是什么都干不好的,中小企业更需要有危机意识,由于实力有限,抵抗风险的能力自然也比较弱,海外经营要遵循道德底线和效益底线的原则,不能指望实施过程中调价,索赔或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来补偿前期报价中的缺口,这样只能是一锤子买卖,不会有长期的机会。
04
中小型建筑企业如何做好准备?
(1)中小型企业要想在“一带一路”中有所作为,一定要走专业化的道路,要有自己的专业特色,有所为、有所不为,“一带一路”上中小企业的市场机会不是大而全或小而全,而是专而精。
(2)中小企业一定要关注市场需要,构建有效的营销网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良好的营销模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小企业应该从传统的营销模式走向差异化营销、服务营销、情感营销以及体验营销等现代营销模式。抓住总包的需求,构建一个有效的、有针对性的营销网络。
(3)加强企业员工的培训工作,提高公司的整体素质以及技术水平。人力资源是一个企业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引进和培养有国际项目管理经验的专业人才是做好项目、赢得市场商机的重要保障。
(4)建立严格的工程监管体系,加强项目前、中、后的工程监管力度。严格要求项目班子按照标准与规范进行施工,避免因盲目竞争导致偷工减料的行为,维护企业的信誉和品牌。
(5)大胆引进社会资本,开辟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保证走出去项目的资金供应,通过同心共享,成就共享提高参与者的经济收入。
(6)紧跟时代潮流,走产业化发展路子,维持竞争的可持续性,中小型企业要实现规模发展就要实现规模经营,要重视发展配套产业。工厂化装配式、拼装式是建筑业的发展趋势,通过产业化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质量,减少浪费,提高企业竞争力。
05
结束语
“一带一路”是一个大潮,商机就是大潮中的每一株浪花,大企业就是那乘风破浪的弄潮儿,你我都是船上的艄公,力量大小不是最重要的,同舟共济大船才能驶向幸福的彼岸,“一带一路”中的中小企业,同样可以创造无限的价值!
热线
关注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