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深圳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近日对外发布《深圳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作为备受瞩目的“传奇之城”,深圳过去一年的经济总体状况在数据上呈现出较为清晰的面貌。
2018年,并不是容易的一年。深圳交出了“地区生产总值24221.98亿元,增长7.6%”的成绩单。这是自2014年以来,深圳的经济增长速度首次跌破8%的区间,若再往前追溯,这个数字基本保持在10%以上。当然,如果在一线城市中进行横向对比,深圳的增长速度依然足以傲视群雄。
在增速有所放缓的同时,高质量发展成为关键词。从中挑选两组数据,便足以看出深圳这座城市的蓬勃生命力。在产业方面: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8296.63亿元,增长12.7%;全年工业增加值9254.00亿元,增长9.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在人口方面:深圳常住人口增加了将近50万人,小学在校生人数已突破100万,幼儿园人数在10年时间里增长了近137%。
值得关注的是,深圳各区域之间的此消彼长与竞争格局,也是观察深圳全市经济状况的重要维度。其中,南山区独占5000亿元区间,达到历史高点,但增速有所放缓;福田区自前年被龙岗超越之后,去年在总量与增长速度被进一步拉开距离;龙华与坪山则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在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增长率中分别拔得头筹……
过去一年,深圳的区域经济呈现出怎样的突出特点?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看明白“10+1”区的发展态势,也就自然勾勒出深圳全市的经济版图。需要强调的是,在经济增长速度之外,更应看到各区的不同定位、发展质量与未来空间。
2018年深圳全市经济数据及主要区域经济版图
南山 5000亿之上谋变
“科技创新+总部经济”能否引领高质量之路
对于经济总量连续多年位列全省县区之首的南山来说,5000亿元无疑是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早已名声在外的南山区,发展的每一步都备受关注。今年南山区两会上,区长曾湃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虽然片区经济总量大,但由于复杂多变国际经济环境,企业经营困难增多,加上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存在短板,以及住房和产业空间成本的节节攀升,片区经济面临下行压力。
数据也印证了这一判断。2018年南山区GDP增速为4.5%,仅略高于深汕特别合作区的4.0%。其中,第二产业的增速只有0.2%,特别是在规上工业出现3.2%的负增长;虽然第三产业实现9.1%的增长,部分弥补了工业制造方面的下滑,但片区经济整体发展速度仍然有所下降。
从客观发展规律而言,成熟度较高的经济体,经济增长速度趋于平缓。比如,去年香港经济增速为3%,新加坡的经济增速也从前一年的3.9%下降至3.2%。早在2017年,南山区人均GDP就突破5万美元,2018体现发展基础质量水平的指标也显示,南山区单位平方公里产值27.7亿元,人均36.5万元,分别为全市平均水平的2.2倍和1.8倍。
从外部环境来看,去年,受到全球贸易环境影响,以高科技制造业为主的南山工业也被波及,仅中兴通讯去年的净利润亏损就达69.84亿元,随着金立宣布破产,三星电子和爱普生技术先后宣布停产外迁,南山新一轮发展遭遇的困境已逐步显露。
在高位之上,如何破局?南山提出了“科技创新+总部经济”经济发展双驱动策略,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据统计,2018年,南山新增市级总部企业31家,占全市增量的46%。9家企业入选中国500强,55家企业入选广东500强。与此同时,引入了雀巢、中铝集团、中船重工等重大投资项目,通过积极打造总部经济,实现产业资源高端集聚等地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外溢效应,弥补部分企业外迁造成的损失的同时,也给未来埋下新的经济增长点。
通过“腾笼换鸟”促进产业转型,南山的经济发展或将迎来再次飞跃,但仍需注意防范制造业外迁可能带来的产业“空心化”,以及制造业生产链条断裂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对当前的南山区而言,一味追求经济增速早已非明智之举,利用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带来机遇,扬长避短,协同湾区内各大城市谋求共同发展方是正道。放眼大湾区发展版图,身为广东经济第一区的南山仍任重道远,未来可期。
龙岗 稳坐“第二把交椅”
大力培育中坚企业,降低大企业依赖度
纵观过去一年的区域经济数据,最让人眼前一亮的,非龙岗区莫属 。4287.86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已经稳坐“第二把交椅”,11.0%的增长率更是高居榜首。支撑起这一增长速度的,工业无疑起到关键作用。
2018年,龙岗区第二产业绝对值为2974.89亿元,同期增长15.9%,占去年深圳第二产业绝对值的比重接近30%。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方面,龙岗较上年增长18.1%,位列各区之首。在2018年全国工业百强县(市)、百强区榜单中,龙岗区排名第一。
众所周知,龙岗拥有华为、比亚迪、兆驰、柔宇等一大批明星企业,成为龙岗区规上企业的顶梁柱。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以华为为首的坂雪岗科技城所在的坂田街道,规上工业增加值累计约2198.85亿元。随着坂雪岗科技城扩容方案的通过,以华为为龙头将形成产业集聚效应,规上企业增加值有望继续提升。
但需要注意的是,龙岗第二产业对华为、比亚迪、兆驰等龙头企业的依赖程度较高。比如,华为就曾数次陷入搬迁疑云,构成未来的不确定因素。针对这一现状,龙岗区也多次在经济形势分析类会议上强调,要减少对于巨头企业的依赖,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大力度培育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
去年6月,龙岗区专门出台《龙岗区中坚企业培育计划实施办法》,对增加值相对高,在行业细分市场位居全国乃至全球前列,创新能力强,增长潜力大,核心竞争力突出的企业进行政策扶持,每年每家企业最高可获奖励达2亿元。如此大手笔,直指破解龙岗“一企独大”难题,壮大中坚企业阵容。
在相关的政策扶持下,龙岗区近几年来有一批新企业正在不断崛起。虽然短期内不会立刻扭转龙岗区第二产业对大企业的依赖,但培养与充实了重要的后备力量,未来龙岗的产业格局是否会有新的变化,值得期待。
宝安 固投增速全市第一
重量级项目数量多,创新水平还需提升
从经济的整体情况来看,宝安区“稳扎稳打”。3612.18亿元的GDP与8.7%的增长速度,在各区中名列前茅。同时,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分别增长了8.3%与9.0%,二、三产业增加值相对均衡,呈现并驾齐驱的良好态势。
2018年,宝安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保持30.3%的高位增长,共投资1063亿元,增速位列全市首位。这个结果,与宝安区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力度紧密相关。据悉,位于宝安的大空港、立新湖等9个产业集聚区纳入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片区,数量全市第一。
今后,宝安固定资产投资额还会越来越大。2019年,宝安计划完成1100亿元以上固定投资,高品质打造一批标志性项目。其中,宝安中心区和空港新城将分别完成227亿元和179亿元投资。
“宝安中间的位置就是大空港,北面是以国际会展中心为主导的大的新商务中心,南面是以宝中片区融入大前海的CBD,东面是广深港澳科创走廊的重要节点,西面靠海,深圳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起步项目就在宝安。”中国城市经济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宋丁指出,如此重量级发展空间规划均集中在一个区域并不多见,每个板块都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投资重点,宝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快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宝安原始创新和应用创新能力不强的发展问题。作为工业大区和制造大区,宝安在装备制造业领域走在前列,但领军企业相对较少,品牌效应不足。以机器人产业为例,数据显示,宝安50%的机器人企业主要分布在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终端系统集成领域;仅半数企业进入了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生产领域。
除了提升创新水平,破题产业用地保障不足制约,也是宝安发展动能转挡升级必须直面的问题。早期宝安从“三来一补”起家,带来了第一轮发展浪潮。但在此过程中,也引进了很多“散乱污危”企业和加工小作坊,存在土地资源约束趋紧,大量国企、社区物业未盘活,部分土地长期闲置等历史问题。
为突破发展空间瓶颈,加速动能转换,宝安正在全域梳理土地,探索打通违建处置与保障性住房、搬迁安置房、产业配套用房和创新型产业用房的衔接渠道。同时,以西乡石街、燕罗塘下涌为重点,处理一批烂尾楼烂尾地,多路径推进城市更新改造、狠抓土地整备。
龙华、坪山、光明
“后起之秀”发展迅猛后发优势突出,也要弥补短板
龙岗的经济总量2017年超越了福田,龙华则在2018年超越了罗湖,结束了胶着状态。这是一个几乎可以预见的结果。从增长数据来看,龙华以10.3%的增长率紧跟在龙岗后面,第二产业更是以16.2%的增长速度成为各区最高,再一次验证了“得工业者得天下”的规律。
近年来,龙华区大力推动“龙华制造”转变为“龙华智造”,引进了一大批高科技企业与项目落户龙华,成为拉动龙华经济增长的关键。但与第二产业相比,龙华区第三产业增速仅有2.1%,相比上年有较大程度的回落,不难看出龙华目前产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接下来,龙华区还需找好自身定位,逐步缩小二、三产业的差距。
与龙华区的情况相反,坪山区在第三产业方面以20.6%的增速“一枝独秀”,增速十倍于龙华区。正是得益于此,2018年坪山区GDP增速继续保持了双位数的增长。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坪山的GDP增速位居全市第一。因此,尽管经济总量不大,但坪山的发展后劲不容小觑。
据了解,坪山高新区是深圳东部地区产业基础最好、体量最大的产业区之一,拥有可供连片开发的产业用地,规划总面积达51.6平方公里,包含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和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以及出口加工区,形成了以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三大主导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需要指出的是,坪山区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发展模式虽然有着天然的后发优势,但引进高新企业也并不容易。主要原因在于,坪山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交通畅达性不够,在吸引同类别的高新科技企业时,城区综合竞争力并不具备优势,甚至还会成为短板。
去年9月19日才正式升级为行政区的光明区同样具备突出的后发优势,开足马力向“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全新目标迈进。2018年,经济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3%达到920.59亿元。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取得了全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取得全市第二的好成绩。
与一些在土地上捉襟见肘的老区相比,光明区拥有连片的产业用地空间,其中工业区块范围达31.8平方公里。在日前公布的光明科学城总体规划中,总规划面积更是达到99平方公里,其中不少地块都属于未开发区域,发展潜力十分巨大。
福田、罗湖
经济增速有所放缓 集约化水平领先,需寻找新动能
作为深圳市的两个中心城区,福田与罗湖去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分别为7.4%与7.3%,可以说是“不功不过”。福田区GDP首次迈上了4000亿元的台阶,但与龙岗区的差距进一步被拉大。罗湖区GDP2017年突破2000亿元的门槛之后,2018年只能屈居“后起之秀”龙华的后面。
从效益指标来看,福田区地均生产总值51.08亿元/平方公里,领跑全市各区,以不到全市4%的土地面积,实现了全市近两成的地区生产总值产出。罗湖则紧随其后排名第二,集约化发展水平处于领先地位。此外,罗湖区万元GDP综合能耗,多年保持全市最低水平。
在产业结构上,福田与罗湖相似,第三产业均占据了绝对的核心地位,比如金融业与商业十分发达。以福田区为例,2018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24.75亿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9.6%;但增长速度相比去年有所放缓,在全市仅排名第八。
此外,金融业作为福田区的龙头支柱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总量的33.2%,但受国家金融调控以及市场因素制约,当前福田区金融业增加值增速已滑落至3.4%,增速较上年下降了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冲击较为明显。
不过,福田区也有亮眼的数据。其中,福田户籍人口超过100万,为全市最高,常住人口的增长速度也处于全市前列,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支撑。此外,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方面,非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了47.2%,可谓“一骑绝尘”。
除了支柱产业受到冲击,经济增速放缓之外,福田与罗湖还面临着同样的难题:高端制造、高技术产业发展不够充分。因此,如何积极融入全市的重大战略,寻找到新的经济增长动能,也成为两区能否再续辉煌的关键。
大鹏、盐田 发挥城市“软性竞争力”
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助力城区发展
在深圳各区中,盐田区与大鹏新区的角色较为特殊,在深圳的经济总盘子中占比较小,更多承载着生态屏障与休闲旅游区的功能,发挥着城市“软性竞争力”的作用。
以盐田区为例,其历来注重引进对于生态环境影响小的高新科技企业,包括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企业等等,甚至忍痛割爱,放弃一些对生态环境影响相对较大的产业。作为深圳旅游消费的“主战场”之一,盐田去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达8.5%,位列各区前三。
不过,抛开城区自身的发展限制,盐田区在优势产业上,也面临着挑战。比如,港口物流产业发展相对单一,产业结构粗放,旅游产品老化、消费模式单一等。对此,盐田区也在积极谋求改变,其中一项“大动作”是编制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发展规划,打造深港旅游消费合作新平台。
大鹏新区作为全市唯一不考核GDP的区域,全区陆域面积的73.5%土地被划入生态控制线范围,在经济数据上自然不够亮眼。但是,不考核GDP,不代表不关心发展。
基于此,近年来新区在产业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逐步淘汰低端落后和高能耗的产业,引进了一大批包括生物、海洋、旅游、文化等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去年,大鹏第三产业的增加值达到了13.4%,全年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为201.37亿元,比上年增长6.5%,占GDP比重为58.9%。
深汕特别合作区 增速回落有特殊原因
未来极具想象空间,发展不会一蹴而就
体制机制调整后,深汕特别合作区成为深圳第“10+1”个区,被视作是区域合作模式的创新,对于探索区域合作协调发展新路具有重要意义。加快推动深汕特别合作区开发建设,既可拓展深圳市发展空间,亦要带动汕尾跨越式发展。目前,深汕特别合作区主要定位为经济功能区,其经济发展情况自然成为外界观察其体制机制调整成效的聚焦点。
2018年深汕特别合作区GDP增速回落至4%,固定资产投资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乍看似乎很不理想。但增速回落有其特殊原因,这是体制机制调整所带来的暂时性影响。去年作为深汕特别合作区体制机制调整落地实施的关键年,从有利于长远的角度考虑,对整个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发展重新进行了梳理和谋划,涉及到重要规划、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土地和产业等各个方面,对固定资产投资等带来了较大影响。
在特殊阶段过后,深汕特别合作区大概率将迎来快速增长。公开信息已经显示,今年一季度,深汕特别合作区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财税增幅较大,实现了一季度“开门红”。近期深汕特别合作区官方提出的目标是,2019年深汕特别合作区地区生产总值要增长22%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
目前,深汕特别合作区的经济总量还很小,从低位起步,未来增速可观。据统计,深汕特别合作区适宜建设用地达到约145平方公里,这对面临后续发展空间约束的深圳来说,是极具价值性、互补性的资源。而体制机制调整后,深汕特别合作区将坚持一流标准,谋定而后动,未来势必走高质量发展的路子,极具想象空间。
需要指出的是,深汕特别合作区基础设施、公共配套、营商环境、产业生态的蜕变还需要更多时间,这些因素将影响到企业和人才的选择。另一方面,深汕特别合作区为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将适度把控发展的节奏,对于产业和企业有相应考量。总体而言,体制机制调整已经给深汕特别合作区带来了立竿见影的变化,但发展不会一蹴而就。
本文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9年4月30日
热线
关注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