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建设生产模式正在逐步被工业化生产模式取代,桥梁、高速公路路段很多已经采用工厂生产,现场吊装的方式进行。装配式建筑就是工业化生产在高层建筑领域的应用。2017年,深圳市就是广东省唯一入选国家装配式建筑的示范城市之一。记者了解到,目前,深圳市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政策体系基本建成、标准体系逐步完善、项目建设陆续铺开、产业配套日益成熟、人才队伍初具规模,在全国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中具有很高的代表性。
近年来,深圳市已连续出台《关于加快推进装配式建筑的通知》《EPC工程总承包招标工作指导规则》等15个重磅政策,构建了刚性约束与鼓励激励并举的政策体系。尤其是经过多年来的持续努力,深圳市在装配式建筑领域的标准体系基本涵盖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建造、验收等建造全过程,初步形成了以国标为基础、以地标为支撑、以团标为补充的多层次标准体系。尤其是在发展装配式建筑初期,在缺乏国家评价标准、各地普遍追求高预制率的情况下,深圳市率先提出用预制率和装配率(两率)双指标评价方法,将现场工业化技术纳入装配率计算,该做法后来被全国其他城市纷纷效仿。其中,中集模块化建筑利用企业自主创新和研发的结晶,仅模块化建筑产品就获得专利超过60项,并主编了协会标准《箱式钢结构集成模块建筑技术规程》使国内外同行有标准可依,不断升级的创新技术,令其拥有多项独立自主知识产权:高集成——预制装配率高达90%以上,结构、维护墙体、装饰装修、机电等均在工厂高度集成,建设周期比传统的建设模式节约50%的时间;高环保——现场除了基础工程外,均采用干式作业,建筑垃圾可减少90%,不但是节能环保的绿色建筑,而且可以分拆重组和多次循环利用;高效率——突破了传统建筑施工的局限,更为高效和环保,远远赶超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和建设要求。
装配式项目建设逐渐铺开,医院、学校等大面积实施。数据显示,2015年,深圳市装配式建筑建设总规模为48万平方米,2019年这一数据则为2400万平方米,5年增长50倍。2020年上半年,深圳全市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57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近100%,占新开工总面积的30.7%,与此同时,装配式建筑总建设规模近3000万平方米。值得一提的是,在规模不断增长的同时,深圳市装配式建筑质量也在持续提升。其中,哈工大深圳校区项目获得鲁班奖,库马克大厦项目获得粤钢奖;裕璟幸福家园等11个项目获评广东省级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占全省获奖项目总数的41%。
深圳市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已覆盖建设、设计、施工、部品部件生产、咨询等各领域,参与企业数量持续增长,产业配套日益成熟。其中,开发建设单位由2015年的6家增长到2019年的97家。同时,深圳市还造就了一批龙头企业,孵化培育了13个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24个省级基地及29个市级基地,数量在全国和省内遥遥领先,形成了从行业龙头到成长型企业的多级梯队,呈现出后劲十足的良好势头,形成装装配式建筑“深圳品牌”。
人才队伍初具规模。深圳政府层面一直在持续开展公益化培训、项目观摩、学习考察、行业交流等能力提升活动,目前累计参与人数近6万人次,基本实现建设行业各领域的全覆盖。另外深圳还打造了一支由院士、大师领衔的近200人的高水平专家队伍,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深圳还在国内率先创设了装配式建筑专业技术职称,2018年经评审的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占全市工程领域技术职称人员比例达到4%。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深圳目前已建成省内首批7家装配式建筑实训基地,培养出的产业工人在全国、省内装配式建筑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尤其是,深圳部分龙头企业已形成了内部培训或对外联合培养人才机制,定期组织员工参加装配式建筑相关培训活动。如万科集团连续多年开展“千亿计划”组织赴日本学习装配式建筑与精细化管理;天健集团与深圳市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成立了“深职院天健建工学院”,大力培养产业工人。
本文来源:深圳商报
热线
关注
置顶